研究成果

“十二五”以来,学院先后公开发表论文 240 余篇,其中,SCI 刊源 18 篇、EI 刊源 42 篇、中文核心期刊 64 篇,出版学术专著 16 部,申请国家专利 12 项,获得行业标准 4 项,发布咨询报告 10 余篇,建设成果推广基地 40 余个,举办学术会议(报告)50 余场,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 100 余人次。

研究成果

重要论文清单
序号 发表时间 论文题目 期刊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影响因子
1 2018 Metal contamination in a riparian wetland: Distribution, fractionation and plant uptake Chemosphere 王紫泉 刘云根、马奇英 4.208
2 2018 Arsenic-induced nutrient uptake in As-hyperaccumulator Pteris vittata and their potential role to enhance plant growth Chemosphere 刘雪 刘云根、马奇英 4.208
3 2018 Metal concentrations in traditional and herbal teas and their potential
risks to human health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de Oliveira, Letuzia M 刘云根、马奇英 4.900
4 2018 Arsenic removal from As-hyperaccumulator Pteris vittata biomass:
Coupling extraction with precipitation Chemosphere da Silva, Evandro B 刘云根、马奇英 4.208
5 2018 Cellular responses of normal (HL-7702) and cancerous (HepG2)
hepatic cells to dust extract exposure Chemosphere 向萍 刘云根、马奇英 4.208
6 2018 Interactive effects of chromate and arsenate on their uptake and speciation in Pteris ensiformis Plant and Soil de Oliveira, Letuzia M 刘云根、马奇英 3.052
7 2017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arsenic fractions in the Plateau Lakeside Wetland Polish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 郭玉静 刘云根 0.793
8 2017 Fluoride concentrations in traditional and herbal teas: Health risk assessmen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Suchismita Das 马奇英 5.099
9 2017 Heterologous Expression of Pteris vittata Arsenite Antiporter PvACR3;1 Reduces Arsenic Accumulation in Plant Shoots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陈焱山 马奇英 6.198
10 2017 Complex interplay between formation routes and natural organic matter modification controls capabilities of C60 nanoparticles (nC60) to accumulate organic contaminant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侯磊 陈威 2.865
11 2017 Ants can exert a diverse effect on soil carbon and nitrogen pools in a Xishuangbanna tropical forest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王邵军 王邵军 4.857
12 2017 Response of soil respiration to a severe drought in Chinese Eucalyptus plantations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王邵军 王邵军 0.774
13 2016 Fertilizer regime impacts on abundance and diversity of soil fauna across a poplar plantation chronosequence in coastal Eastern China Scientific Reports 王邵军 王邵军 5.228
14 2016 Does tree species composition affect soil CO2 emission and soil organic carbon storage in plantations? Trees:Structure and Function 王邵军 王邵军 1.706
15 2016 A model based on time, space, energy and iterative mechanism for woody plant metabolic rates and biomass Journal of Biobased Materials and Bioenergy 舒树淼 赵洋毅 0.975
16 2015 An analysis of soil fractal dimension in a sloping hedgerow agroforestry system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China Agroforestry Systems 黎建强 黎建强 1.17
17 2015 Responses of soil microarthropods to inorganic and organic fertilizers in a poplar plantation in a coastal area of eastern China Applied Soil Ecology 王邵军 Honghua Ruan 2.786
18 2015 Controlling Factors of Soil CO2 Efflux in Pinus yunnanensis across Different Stand Ages PLoS ONE 王邵军 陈奇伯 2.806
19 2014 Spatial-temporal succession of the vegetation in Xishuangbanna, China during 1976-2010: A case study based on RS technology and implicaions for eco-restoration. Ecological Engineering 黄新会 Hongbo Shao 2.914
20 2014 Spatial-temporal vegetation succession in Yan’an County, Yunnan Province, Southwest China during 1976-2014: A case survey based on RS technology for mountains eco-engineering Ecological Engineering Fuke Yu 黄新会 2.914
21 2014 Growth disturbance of extracts from several crops straw (residue) on Ageratina adenophora and ological-control implications in hazardous weed invasion for eco-restoration Ecological Engineering Fuke Yu 黄新会 2.914
22 2014 Impacts of Ageratina adenophora invasion on soil-chemical properties of Eucalyptus plantation and implications for constructing agro-forest ecosystem Ecological Engineering Fuke Yu 黄新会 2.914
23 2014 Eucalyptus trees – Ageratina adenophora complex system: A new eco-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odel Clean-Soil Air Water Fuke Yu 黄新会 1.473
24 2014 Summer rainfall variability in low latitude highlands of China and subtropical Indian Ocean dipole J. Climate Cao Jie 姚平 4.161
25 2013 Spatial-seasonal variation of soil denitrification under three riparian vegetation types around the Dianchi Lake in Yunnan,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ocesses & Impacts 王邵军 王邵军 2.592
26 2012 Assessment of plant species diversity of ancient tea garden communities in Yunnan, Southwest of China Agroforestry Systems 齐丹卉 Huijun Guo 1.17
27 2011 Effects of soil mesofauna and microclimate on nitrogen dynamics in leaf litter decomposition along an elevation gradient African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王邵军 王邵军
28 2017 昆明市区18种常见绿化树种叶片重金属富集特征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杨淏舟 陈奇伯
29 2017 典型出境河流生态修复区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估 环境科学研究 张慧娟 刘云根
30 2017 3种冷季型草坪草对短期盐胁迫的生长响应 草原与草坪 宋娅丽 王克勤
31 2017 昆明市城市森林常见树种对大气氟化物的净化作用动态研究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刘佩琪 陈奇伯
32 2017 调控栽培对辣木生长影响的研究进展 北方园艺 孟源 胡兵辉
33 2017 小白河生态修复区沉积物中砷的空间分布特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张慧娟 刘云根
34 2017 滇中高海拔区不同年限撂荒地土壤质量特征变化及开发利用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温婧媛 李小英
35 2017 薏苡仁油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及其脂肪酸组成分析 中国油脂 夏菁 赵一鹤
36 2017 纳帕海农田土壤氨氧化细菌的群落结构 贵州农业科学 彭淑娴 陆梅
37 2017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大团聚体与抗冲性关系 人民长江 侯春镁 王克勤
38 2017 松华坝水源区牧羊河氮、磷分布特征研究 绿色科技 冯晓月 王克勤
39 2017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酶活性的季节变化 绿色科技 王坤香 王克勤
40 2017 磷矿采空区恢复林地土壤养分——以云南昆阳磷矿为实例研究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袁勇 李小英
41 2017 覆盖条件下不同生育期干旱胁迫对玉米植株生长的影响探讨 绿色科技 王俊雅 胡兵辉
42 2017 阳宗海湖滨湿地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估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张慧娟 刘云根
43 2017 国内秸秆还田技术探究 绿色科技 曹鸿景 王克勤
44 2017 高原湖泊流域不同类型农村沟渠底泥氮、磷和有机质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梅涵一 刘云根
45 2017 滇西北纳帕海高原湿地区域退化草甸土壤有机碳含量特征 环境科学研究 李璇 栗忠飞
46 2017 普者黑岩溶湖滨湿地沉积物与茭草全磷相关性研究 水土保持研究 詹乃才 刘云根
47 2017 重金属污染河流生态修复区沉积物砷形态分析 环境污染与防治 张慧娟 刘云根
48 2017 阳宗海流域冬季典型农村污水污染特征及水质评价 水资源保护 梅涵一 刘云根
49 2017 典型岩溶湖泊湿地流域土地利用动态及模拟预测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闻国静 王妍
50 2017 滇西北高原湖泊剑湖演变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环境工程 郭玉静 王妍
51 2017 阳宗海湖滨湿地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 水生态学杂志 张慧娟 刘云根
52 2017 不同森林群落类型土壤蚯蚓数量和生物量的时空分布特征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王红 王邵军
53 2017 磨盘山4种植被类型的凋落物及其表层土壤C、N、P的化学计量特征 贵州农业科学 王咪咪 胡慧蓉
54 2017 云南不同类型农村沟渠底泥磷形态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 环境科学与技术 雷雨梦 刘云根
55 2017 元阳梯田水源区优势树种枯落物水文特性 水土保持研究 陈治成 宋维峰
56 2017 纳板河自然保护区不同森林群落土壤养分特征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申佳艳 李小英
57 2017 滇中高原华山松植物多样性与土壤生物肥力特征 土壤 杨媛媛 陈奇伯
58 2017 城市森林对大气中重金属的富集特征 环境化学 刘佩琪 陈奇伯
59 2017 普者黑流域畜禽养殖型农村沟渠底泥磷形态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 土壤通报 梅涵一 刘云根
60 2017 内蒙古多伦县4种植被对沙地土壤的修复效应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栗忠飞 栗忠飞
61 2017 滇中地区常绿阔叶林土壤酶活性与理化因子通径分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杨媛媛 陈奇伯
62 2017 昆明市常见植物对大气中氟化物的净化效应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聂蕾 陈奇伯
63 2017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蚯蚓数量及生物量分布的影响 生态学杂志 王邵军 王邵军
64 2017 森林土壤呼吸及其主要调控因素研究进展 西北林学院学报 王红 王邵军
65 2017 阳宗海南岸流域农村及农业面源对水体磷污染的贡献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闻国静 王妍
66 2017 洱海流域入湖河口湿地沉积物氮、磷、有机质分布及污染风险评价 湖泊科学 王书锦 刘云根
67 2017 干热河谷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坡面土壤水分时空变异 水土保持学报 韩姣姣 赵洋毅
68 2017 滇中高原不同起源华山松林地土壤质量分析 土壤通报 杨媛媛 陈奇伯
69 2016 滇中高原常绿阔叶林土壤生物学特性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生态环境学报 杨媛媛 陈奇伯
70 2016 城市森林对大气颗粒物净化效果研究 西部林业科学 聂蕾 陈奇伯
71 2016 高山栎天然林土壤有机质与酶活性的通径分析 西部林业科学 赵维娜 陈奇伯
72 2016 城市园林对大气颗粒物的消减与大气二氧化碳和硫化物的浓度变化 西北林学院学报 刘佩琪 陈奇伯
73 2016 以磷矿石为填料的生物滴滤塔处理含挥发性脂肪酸臭气研究 环境工程学报 邓志华 邓志华
74 2016 不同覆盖方式下干旱胁迫对玉米根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绿色科技 许金岚 胡兵辉
75 2016 元谋干热河谷旱地玉米-小麦不同覆盖保水栽培措施的水分效应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孟源 胡兵辉
76 2016 干热河谷区覆盖方式对夏玉米农田土壤温度的影响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孟源 胡兵辉
77 2016 磨盘山4种植被类型的凋落物及其表层土壤C、N、P的化学计量特征 贵州农业科学 王咪咪 胡慧蓉
78 2016 纳板河自然保护区不同坡向和坡位的常绿阔叶林土壤养分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袁勇 李小英
79 2016 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土壤养分综述 中国农学通报 袁勇 李小英
80 2016 Review of Soil Nutrients of Forest Nature Reserve Gricutural Sience &Technology 刘晓梅 李小英
81 2016 农村撂荒地开发利用研究综述 现代农业科技 温婧媛 李小英
82 2016 昆明市典型绿化树种的滞尘及吸收SO2、NOX效应 湖北农业科学 李艳芹 李艳梅
83 2016 绿化树种滞尘及对重金属的吸净效 现代农业科技 李艳芹 李艳梅
84 2016 干热河谷水电建设干扰对表土层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的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 李艳梅 李艳梅
85 2016 昆明10个绿化树种对不同污染区的滞尘及吸净效应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李艳梅 李艳梅
86 2016 昆明不同污染区植物滞尘及对重金属吸收能力研究 林业资源管理 李艳梅 李艳梅
87 2016 滇中高原云南松养分的回流及利用特征研究 生态环境学报 惠阳 廖周瑜
88 2016 罗时江河口湿地沉积物全氮分布及其污染风险评价 湿地科学 王书锦 刘云根
89 2016 云南分散畜禽养殖密集型农村污水特征及污染风险评价 优先出版 环境工程 梅涵一 刘云根
90 2016 罗时江河口湿地沉积物磷的空间分布及污染风险评价 环境工程学报 王书锦 刘云根
91 2016 阳宗海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及来源解析 环境科学与技术 张慧娟 刘云根
92 2016 阳宗海湖滨湿地水体中重金属空间分布及环境风险评价 环境工程 张慧娟 刘云根
93 2016 基于内梅罗指数的阳宗海湖滨湿地水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污染与防治 王书锦 刘云根
94 2016 普者黑岩溶湖滨湿地沉积物全磷空间分布特征 环境科学与技术 詹乃才 刘云根
95 2016 滇东南典型岩溶湿地沉积物不同形态磷分布特征 浙江农业学报 詹乃才 刘云根
96 2016 云南不同类型农村沟渠底泥中氮赋存形态分布 环境化学 梅涵一 刘云根
97 2016 罗时江河口湿地水质季节变化特征及评价 环境工程 吕俊芳 刘云根
98 2016 阳宗海湖滨湿地沉积物砷和有机质对磷赋存形态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李梦莹 刘云根
99 2016 重庆四面山杉木林群落乔木层优势种群生态位特征研究 西北林学院学报 卢炜丽 卢炜丽
100 2016 重庆四面山杉木林优势种群径级结构与空间分布格局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卢炜丽 卢炜丽
101 2016 高原湿地纳帕海不同演替阶段下土壤养分和酶活性干湿季节变化 广东农业科学 范方喜 陆梅
102 2016 昆明市公园绿地土壤入渗特征研究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马建刚 马建武
103 2016 纽扣电池对地表水锌污染的研究 自然科学 倪杰 孙仕仙
104 2016 纽扣电池对地表水物理性指标影响的研究 科研 倪杰 孙仕仙
105 2016 香根草在环境中的应用潜力 自然科学 倪杰 孙仕仙
106 2016 纽扣电池对水资源的污染 科研 倪杰 孙仕仙
107 2016 浅谈美人蕉对除草剂扑草净的修复潜力 自然科学 倪杰 孙仕仙
108 2016 一粒纽扣电池对饮用水铅污染的研究 科研 倪杰 孙仕仙
109 2016 昆明松华坝水源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及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朱晓婷 王克勤
110 2016 尖山河小流域尖山河重金属分布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张香群 王克勤
111 2016 松华坝水源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可蚀性研究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翟子宁 王克勤
112 2016 Guelph入渗仪在松华坝水源区土壤入渗性能上的应用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翟子宁 王克勤
113 2016 昆明松华坝水源区等高反坡阶对坡耕地土壤磷含量的影响研究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华锦欣 王克勤
114 2016 等高反坡阶对松华坝水源区弃荒坡地植被恢复的初期影响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华锦欣 王克勤
115 2016 等高反坡阶对坡耕地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的影响 人民长江 华锦欣 王克勤
116 2016 松华坝水源区等高反坡阶对坡耕地雨季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的影响 水土保持通报 武军 王克勤
117 2016 热带森林不同演替阶段蚂蚁巢穴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生物多样性 王邵军 王邵军
118 2016 土壤温度与水分对昆明城市绿地土壤呼吸时间动态的影响 西北林学院学报 王邵军 王邵军
119 2016 1990—2015年剑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及趋势预测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郭玉静 王妍
120 2016 1977~2014年枯水期普者黑湖面积的变化 湿地科学 王妍 王妍
121 2016 天然常绿阔叶林土壤酶活性受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影响的通径分析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赵维娜 王艳霞
122 2016 3 种不同倍性滇山茶的耐寒性研究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杨桂英 杨桂英
123 2016 蕨类植物在修复重金属污染的应用研究进展 江苏农业科学 杨桂英 杨桂英
124 2016 基于创新模式培养的环境生态交叉实验设计与探索 现代农业科技 杨桂英 杨桂英
125 2016 A Review of Pteridophyta Potential in Phytoremediation of Heavy Metal Contaminated Environments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杨桂英 杨桂英
126 2016 基于结构方程的滇东石漠化地区土壤理化性质与酶活性研究 水土保持通报 舒树淼 赵洋毅
127 2016 滇中高原磨盘山常绿阔叶林营养元素分配格局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庄志东 熊好琴
128 2016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策略研究.西部素质教育 西部素质教育 熊好琴 熊好琴
129 2015 滇中高原不同植被的蓄水保土效应及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吴晋霞 陈奇伯
130 2015 昆明城市森林对大气SO2和NOx净化效果 西部林业科学 聂蕾 陈奇伯
131 2015 华山松人工林土壤碳密度及其影响因子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舒蛟靖 陈奇伯
132 2015 干热河谷旱地覆盖间作两熟种植模式的水分效应 水土保持学报 胡兵辉 胡兵辉
133 2015 云南宝台山森林公园枯落物储量及其持水特性研究 河北林业科技 夏静 李小英
134 2015 昆明海口林场森林健康状况评价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徐世芳 李小英
135 2015 灌水定额对玉米膜孔灌土壤水氮运移转化试验研究 水土保持学报 脱云飞 王克勤
136 2015 深层搅拌地下连续墙技术在小海子水库中的应用 水利规划与设计 郭涛 脱云飞
137 2015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影响综合指数研究 水土保持通报 王克勤 王克勤
138 2015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影响等级划分 水土保持通报 王克勤 王克勤
139 2015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分类管理 水土保持通报 赵辉 王克勤
140 2015 抚仙湖流域尖山河入湖河流水质变化研究 生态科学 翟子宁 王克勤
141 2015 坡耕地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径流泥沙与土壤碳库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陈敏全 王克勤
142 2015 基于RS/GIS松花坝水源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 绿色科技 陈伟 王克勤
143 2015 滇中高原云南松天然林和人工林土壤呼吸特征的比较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赵吉霞 王邵军
144 2015 滇中云南松林土壤呼吸季节动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西北林学院学报 赵吉霞 王邵军
145 2015 水分胁迫对干热河谷乡土树种清香木的光合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黄俊玲 王妍
146 2015 干热河谷乡土树种清香木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黄俊玲 王妍
147 2015 干热河谷乡土树种清香木种子萌发对果皮的响应研究 种子 黄俊玲 王妍
148 2015 高山栎天然林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数量的关系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赵维娜 陈奇伯
149 2015 滇中高原华山松人工林碳储量及固碳释氧效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李元玖 熊好琴
150 2015 滇东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不同植被模式土壤酶活性与有机碳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曹向文 赵洋毅
151 2015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云南松次生林林木多样性影响因子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舒树淼 赵洋毅
152 2015 The Influence of Typical Forest Types on Soil Erosion Resistance in the Water Source Areas of Central Yunnan A. A. RESEARCH 赵洋毅 赵洋毅
153 2015 滇中高原滇油杉林群落多样性分析及种群时序预测 林业资源管理 舒树淼 赵洋毅
154 2015 云南松扦插繁殖技术试验 种子 段旭 赵洋毅
155 2014 华山松人工林土壤酶活性与理化因子的通径分析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舒蛟靖 陈奇伯
156 2014 滇中高原不同林龄云南松林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吴晋霞 陈奇伯
157 2014 不同林龄云南松林营养元素积累与分配特征研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佟志龙 陈奇伯
158 2014 滇中高原华山松人工林生物量及营养元素分配格局 西部林业科学 李元玖 熊好琴
159 2014 氮沉降对森林土壤有机碳影响的研究进展 绿色科技 黄铄淇 胡慧蓉
160 2014 林火对昆明人工林凋落物和表层土壤碳氮的影响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黄铄淇 胡慧蓉
161 2014 林火干扰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增1 韩钊龙 胡慧蓉
162 2014 昆明东郊大气氮湿沉降的测定与分析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黄铄淇 胡慧蓉
163 2014 三峡库区不同植物篱生态效益评价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黎建强 陈奇伯
164 2014 云南省昭通市筇竹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林业资源管理 毛跃强 危锋
165 2014 云南省千家寨不同坡向大理茶群落结构比较 广东农业科学 齐丹卉 刘文胜
166 2014 10种常见绿化树种重金属积累特性的研究 浙江林业科技 齐丹卉 刘文胜
167 2014 滇中高原云南松幼林和成熟林土壤呼吸及主要影响因子分析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赵吉霞 王邵军
168 2014 不同林龄杨树人工林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谭艳 王邵军
169 2014 肥液浓度对膜孔交汇入渗水氮运移转化影响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脱云飞 王克勤
170 2014 区域植被水分适宜性研究——基于中国西南季节性旱灾的评述 水土保持通报 黄新会 于福科
171 2014 阻滞紫茎泽兰种群扩散的生态屏障——蓝桉人工林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黄新会 于福科
172 2014 金沙江干热河谷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入渗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水土保持学报 黄新会 于福科
173 2014 三峡库区不同植物篱生态效益评价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黎建强 黎建强
174 2014 三峡库区植物篱系统土壤颗粒分布及粘粒与土壤理化性质关系 土壤科学 黎建强 黎建强
175 2014 三峡库区植物篱土壤颗粒分形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关系 水土保持研究 黎建强 黎建强
176 2014 滇中高原华山松人工林生物量及营养元素分配格局 西部林业科学 熊好琴* 李元玖
177 2014 金沙江干热河谷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入渗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水土保持学报 刘芝芹 王克勤
178 2014 滇池流域蔬菜地土壤有机碳分布及变化格局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年耀萍 年耀萍
179 2014 西南红壤区保护地土壤次生盐渍化状况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陈晓冰 王克勤
180 2014 尖山河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养分特征及水土保持效益 中国水土保持 郭玲梅 王克勤
181 2014 不同地类红壤坡面土壤有机质及氮素分布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蒋薇 王克勤
182 2014 松华坝水源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坡面土壤养分分析 南方农业学报 苏备 王克勤
183 2014 水文生态退化与西南水战略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王克勤 王克勤
184 2014 云南山区微区域集水系统的经济效益评价 绿色科技 张盛华 王克勤
185 2014 干热河谷乡土树种清香木幼苗生长对不同水分梯度的响应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王妍 王妍
186 2014 滇西北高原降水量时空变化特征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姚平 杨宇明
187 2014 西南地区退耕还林工程主要林分50年碳汇潜力 生态学报 姚平 陈先刚
188 2014 昆明市水源区典型林分对土壤抗侵蚀作用影响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赵洋毅 赵洋毅
189 2014 滇东石漠化地区不同植被模式土壤渗透性研究 水土保持研究 赵洋毅 段旭
190 2014 滇中水源区典型林地土壤结构分形特征及其对土壤抗蚀抗冲性的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 赵洋毅 赵洋毅
191 2014 西南干热河谷休闲农田温度与蒸发量日变化规律及协同关系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胡兵辉 胡兵辉
192 2014 滇西北农业地域资源优势及产业化开发途径 生态经济 胡兵辉 胡兵辉
193 2014 元谋干热河谷旱地玉米-油菜不同覆盖保水栽培措施的水分效应 广东农业科学 张红芳 胡兵辉
194 2014 农田水分生态过程与调控研究进展 安徽农学通报 张红芳 胡兵辉
195 2013 选矿废水污染的土壤铜量与生物累积的研究 环境保护科学 贝荣塔 贝荣塔
196 2013 昆明东郊垃圾填埋场渗滤水水质污染的评析 环境科学导刊 贝荣塔 贝荣塔
197 2013 磨盘山云南松林碳储量及其分配格局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佟志龙 陈奇伯
198 2013 金安桥水电站弃渣场边坡不同部位土壤物理性质特征分析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贺莉莎 陈奇伯
199 2013 金安桥水电站弃渣场植被恢复多样性变化 西北林学院学报 姜文达 陈奇伯
200 2013 金安桥水电站弃渣场不同部位土壤质量定量对比 西北林学院学报 姚红胜 陈奇伯
201 2013 滇中地区主要竹林土壤抗蚀性能研究 水土保持 马建刚 马建刚
202 2013 澄江尖山河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肥力分析 中国水土保持 江红 王克勤
203 2013 红壤坡耕地烤烟生长季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特征 中国水土保持 王丽媛 王克勤
204 2013 红壤坡耕地土壤污染物的输出特征 中国水土保持 徐悦 王克勤
205 2013 松花坝水源区水窖对坡耕地地表径流及N、P输出的控制效果 中国水土保持 高天天 王克勤
206 2013 永平县宝台山森林公园常绿阔叶林土壤养分分析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张娴 李小英
207 2013 澜沧江中游不同林分土壤特性及水源涵养供能研究 绿色科技 赵崇俨 李小英
208 2013 哀牢山常绿阔叶林幼树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栗忠飞 栗忠飞
209 2013 Soil Infiltration Characteristics under Different Land at Western Yunnan Plateau Biotechnology, Chemical and Materials Engineering Ⅲ 齐丹卉 齐丹卉
210 2013 兰坪铅锌矿区植被恢复初期土壤种子库的研究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刘文胜 齐丹卉
211 2013 缙云山典型灌草植被区土壤水分对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 福建林业科技 赵洋毅 王克勤
212 2013 石漠化地区石灰岩喀斯特林地土壤抗蚀性研究 科技资讯 赵洋毅 段旭
213 2013 云南松幼苗水分胁迫下的生理特性述评 科技资讯 赵洋毅 段旭
214 2013 蓝桉枝叶四级温度梯度水提液对其种子的化感作用 种子 郭峰 曹子林
215 2013 HCHO与HNO二聚体、三聚体中氢键的探究 化工管理 倪杰 倪杰
216 2013 双氢键类型及其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科技传播 倪杰 倪杰
217 2013 HCHO与HNO二聚体、三聚体蓝移氢键的研究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倪杰 倪杰
218 2013 膜孔肥液自由入渗土壤水氮运移转化的数值模拟 水力发电学报 脱云飞 王克勤
219 2013 滇池湖滨带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碳、氮时空分布特征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王邵军 王邵军
220 2013 粉叶小檗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形成 植物研究 杨桂英 杨桂英
221 2013 尖山河小流域不同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冠层吸附水量的关系 林业资源管理 杨桂英 王克勤
222 2013 火干扰对群落物种组成和植物多样性的影响——以安宁2006年“3·29”森林大火的影响为例 宁夏农林科技 杨桂英 杨桂英
223 2013 2010年中国西南特大干旱灾害:从生态学视角的审视 水土保持研究 黄新会 黄新会
224 2013 Control of cyanobacteria bloom by using allelopathy in plants: Introduction of some technical methods. The proceeding of the 13rd World Lake Conference 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论文集 黄新会 黄新会
225 2013 富民县6种桉树人工林地表土壤主要养分分析 现代农业科技 黄新会 于福科
226 2013 紫茎泽兰入侵对桉树人工林土壤水分的影响 现代农业科技 黄新会 于福科
227 2013 黑荆人工林植被稀少的成因:基于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何勇 黄新会
228 2013 昆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成分及土地利用方式分析 南方农业学报 卢怡 卢怡
229 2013 三峡库区植物篱系统土壤有机质分布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水土保持 黎建强 黎建强
230 2013 植草带对红壤坡耕地面源污染物输出的削减效果 水土保持通报 王帅兵 王克勤
231 2013 等高反坡阶对坡耕地产流产沙和氮磷迁移的作用研究 水土保持研究 唐佐芯 王克勤
232 2013 元阳梯田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水土保持研究 王妍 王妍
233 2013 云南干热河谷地区清香木分布调查 林业资源管理 王妍 王妍
234 2013 兰坪铅锌矿区植被恢复初期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关系的研究 西北植物学报 齐丹卉 齐丹卉
235 2013 RBF与Elman神经网络在人工湿地复合基质去污效果预测中的应用 环境工程学报 梁启斌 梁启斌
236 2013 基于Elman网络和小波去噪的人工湿地复合基质对COD去除效果的模拟 净水技术 梁启斌 梁启斌
237 2013 红豆杉和长梗润楠扦插生根试验初报 湖北农业科学 段旭 赵洋毅
238 2012 小白河沿岸植物砷富集特性的研究 环境科技 贝荣塔 贝荣塔
239 2012 马关县三岔河砷污染特征的研究 环境科学与管理 贝荣塔 贝荣塔
240 2012 放牧对干旱区天然湿地土壤养分的影响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贝荣塔 贝荣塔
241 2012 花石头河沿岸5种草本植物对锌富集的研究 安微农业科学 贝荣塔 贝荣塔
242 2012 农村生活污水对滇池水质污染的潜在影响 现代农业科技 贝荣塔 贝荣塔
243 2012 小白河两支流铅、镉污染特征的研究 环境研究与监测 贝荣塔 贝荣塔
244 2012 蓝桉枝叶不同温度水提液的化感作用 西北林学院学报 曹子林 曹子林
245 2012 紫茎泽兰气态挥发物对云南松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曹子林 曹子林
246 2012 蓝桉枝、叶气态挥发物对幼苗生长的自毒作用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曹子林 曹子林
247 2012 紫茎泽兰不同处理方法水提液对云南松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 种子 曹子林 曹子林
248 2012 金沙江干热河谷水电站建设不同类型渣场土壤种子库研究-以金安桥水电站为例 云南大学学报 曹子林 曹子林
249 2012 金安桥水电站不同渣场与其周边森林土壤种子库相似性研究 种子 曹子林 陈奇伯
250 2012 金沙江干热河谷水电站建设不同类型渣场土壤种子库研究-以金安桥水电站为例 云南大学学报 曹子林 陈奇伯
251 2012 金安桥水电站不同渣场与其周边森林土壤种子库相似性研究 种子 曹子林 陈奇伯
252 2012 毛乌素沙地典型县域土地沙漠化过程研究 人们黄河 胡兵辉 胡兵辉
253 2012 陕北农牧交错带草地畜牧业系统气候功能定量及评价 平顶山学院学报 胡兵辉 胡兵辉
254 2012 污水灌溉对林地土壤中磷的数量与形态影响 土壤学报 胡慧蓉 胡慧蓉
255 2012 长江上游不同植物篱系统土壤抗冲、抗蚀特征 生态环境学报 黎建强 黎建强
256 2012 西双版纳季节雨林网脉核实幼树光合特性的季节动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栗忠飞 栗忠飞
257 2012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幼树C:N:P生态化学计量比对海拔变化的响应 中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栗忠飞 栗忠飞
258 2012 不同季节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细罗伞幼树光合特性的变化 生态科学 栗忠飞 栗忠飞
259 2012 季节雨林云南玉蕊幼树光合光响应的季节动态 安徽农业科学 栗忠飞 栗忠飞
260 2012 昆明市建成区绿地群落对重金属吸收富集特性研究 北方园艺 奉淆婚 廖周瑜
261 2012 昆明市城市绿地蓄水滞洪效益研究 中国水土保持 马建刚 王克勤
262 2012 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灰金竹林地表径流特征研究 水土保持通报 马建刚 陈奇伯
263 2012 海堤边坡土壤水盐运动规律研究 安徽林业科技 马建刚 马建刚
264 2012 李仙江流域径流特性分析 人民黄河 脱云飞 王克勤
265 2012 灌溉渠道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脱云飞 王克勤
266 2012 不同治理措施在红壤坡耕地的水土保持效益 水土保持通报 李秋芳 王克勤
267 2012 不同竹林地氮磷径流流失特征研究 林业资源管理 陈晓冰 王克勤
268 2012 不同竹林土壤抗蚀性指标对比分析研究 中国水土保持 陈晓冰 王克勤
269 2012 元谋干热河谷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雨季前后土壤养分变化 中国水土保持 刘培静 王克勤
270 2012 草带措施对坡耕地产流产沙和氮磷迁移的控制作用 水土保持学报 唐佐芯 王克勤
271 2012 不同施肥水平下植草对坡地径流氮素流失的调控作用 水土保持学报 唐佐芯 王克勤
272 2012 元谋干热河谷坡地水平阶整地的效益分析 中国水土保持 董莉 王克勤
273 2012 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落种与种子库特征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王妍 卢琦
274 2012 垃圾填埋场周边桉树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生态环境学报 王艳霞 王艳霞
275 2012 钢铁厂污水灌溉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王艳霞 王艳霞
276 2012 建水县农户施肥行为分析 现代农业科技 王艳霞 王艳霞
277 2012 建水县肥料施用现状调查 现代农业科技 王艳霞 王艳霞
278 2012 重庆市南岸区肥料市场分析 现代农业科技 王艳霞 王艳霞
279 2012 火干扰对森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防护林科技 王艳霞 王艳霞
280 2012 垃圾填埋场周边土壤肥力特征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王艳霞 王艳霞
281 2012 长期氮磷化肥配施对不同种植体系土壤水分的影响 水土保持研究 危 锋 郝明德
282 2012 长期氮磷化肥配施对不同种植体系土壤交换性镁分布与累积的影响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危 锋 郝明德
283 2012 长期施氮磷化肥对不同种植体系土壤交换性钙分布与累积研究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危 锋 郝明德
284 2012 元谋干热河谷不同土地利用对土壤孔性特征的影响 现代农业科技 危 锋 危 锋
285 2012 汉中市耕地资源动态变化及驱动力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危 锋 危 锋
286 2012 围栏禁牧对毛乌素沙地土壤理化特征的影响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熊好琴 张新时
287 2012 高等林业院校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内容优化. 安徽农业科学 杨桂英 杨桂英
288 2012 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生态学”课程建设优化研究 安徽农学通报 杨桂英 杨桂英
289 2012 应用地积累指数评价滇池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 安徽农业科学 张海珍 张海珍
290 2012 云南滇池野生鲫鱼的雌性化初步调查研究 环境科技 张海珍 张海珍
291 2012 应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滇池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 地下水 张海珍 张海珍
292 2012 重金属胁迫下对水生无脊椎动物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毒理学杂志 张海珍 张海珍
293 2012 重庆缙云山自然保护区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的空间结构特征 林业资源管理 赵洋毅 王玉杰
294 2012 西南亚热带典型天然常绿阔叶林的空间结构特征 西北植物学报 赵洋毅 王玉杰
295 2011 都龙矿区三岔河铜、锌污染特征的研究 三峡环境与生态 贝荣塔 贝荣塔
296 2011 都龙矿区三岔河污染底质砷、铬吸附特性的研究 环境科技 贝荣塔 贝荣塔
297 2011 紫茎泽兰不同处理方法水提液对云南松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 种子 曹子林 曹子林
298 2011 蓝桉枝、叶气态挥发物对种子萌发的自毒作用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曹子林 曹子林
299 2011 蓝桉枝、叶气态挥发物对幼苗生长的自毒作用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曹子林 曹子林
300 2011 水电站工程弃渣场植被恢复的土壤养分条件 中国水土保持 贺莉莎 陈奇伯
301 2011 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区段水土流失特征 水土保持学报 刘海 陈奇伯
302 2011 大型水电站建设中的土壤流失动态 中国水土保持 张仕艳 陈奇伯
303 2011 大型开发建设项目弃渣场植被重建限制因子 中国水土保持 张仕艳 陈奇伯
304 2011 金安桥水电站弃渣场植被恢复物种多样性研究 西北林学院学报 马炜 陈奇伯
305 2011 水电站工程建设对河道泥沙变化的影响 西北林学院学报 柳小强 陈奇伯
306 2011 北方农牧交错带县域典型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的对比演变 水土保持研究 胡兵辉 廖允成
307 2011 毛乌素沙地农田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格局 水土保持通报 胡兵辉 胡兵辉
308 2011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种养加产业宏观耦合格局研究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胡兵辉 胡兵辉
309 2011 昆明市居民小区绿化土壤的理化性状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胡慧蓉 胡慧蓉
310 2011 昆明磷矿废弃地复垦探讨 中国水土保持 李小英 李小英
311 2011 滇池疏浚底泥脱水试验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梁启斌 梁启斌
312 2011 金沙江金安桥水电站废弃地植被恢复研究 中国水土保持 卢炜丽 卢炜丽
313 2011 多菌混合发酵酿造苹果醋的工艺研究 中国调味品 卢怡 卢怡
314 2011 沼肥对大棚芹菜生长影响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卢怡 卢怡
315 2011 滇池西岸4种针叶林的土壤微生物与酶活性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陆梅 陆梅
316 2011 滇池西岸森林公园4种针叶林土壤酶活性与养分关系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陆梅 陆梅
317 2011 海堤边坡几种树种适宜性评价 防护林科技 马建刚 马建刚
318 2011 海堤边坡立地条件综合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马建刚 马建刚
319 2011 膜孔肥液自由入渗中土壤容重对水氮分布和均匀性的影响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脱云飞 脱云飞
320 2011 若羌河山口二级电站引水渠和泄水渠工程地质条件与评价研究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脱云飞 脱云飞
321 2011 不同坡度下反坡水平阶的蓄水减沙效益 水土保持研究 李苗苗 王克勤
322 2011 抚仙湖流域坡耕地施肥对土壤水中氮磷质量浓度的影响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牛红玉 王克勤
323 2011 云南山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微区域集水系统技术体系 中国水土保持 王克勤 王克勤
324 2011 坡耕地反坡水平阶对土壤水N、P垂直再分配的影响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杨绍兵 王克勤
325 2011 反坡水平阶对坡耕地径流和泥沙的调控作用 应用生态学报 王萍 王克勤
326 2011 全球变化背景下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管理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王邵军 王邵军
327 2011 江西油茶蓝翅天牛生物学特征及其生态控制技术 林业实用技术 王邵军 王邵军
328 2011 毛乌素沙地油蒿群落不同演替阶段的物种多样性研究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王妍 吴波
329 2011 黄土旱塬长期施肥对小麦连作土壤养分和水分的影响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危锋 郝明德
330 2011 长期氮磷化肥配施对不同种植体系土壤水分的影响 水土保持研究 危锋 郝明德
331 2011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问题与改革探讨 广州化工 武淑文 武淑文
332 2011 “中水回用技术发展现状分析” 广西轻工业 武淑文 武淑文
333 2011 “昆明城市污泥性质及土地利用方式探讨” 安徽农业科学 武淑文 武淑文
334 2011 净化S02气体的固定化微生物性能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武淑文 武淑文
335 2011 围栏禁牧对毛乌素沙地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生态环境学报 熊好琴 张新时
336 2011 毛乌素沙地生物结皮对水分入渗和再分配的影响 水土保持研究 熊好琴 张新时
337 2011 漫湾库区周边常绿阔叶林群落多样性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熊好琴 熊好琴
338 2011 昆明呼马山云南松种群的数量特征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熊好琴 熊好琴
339 2011 林业院校生态学重点学科建设措施探讨 管理观察 熊好琴 熊好琴
340 2011 论高校科研管理在科研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管理观察 熊好琴 熊好琴
341 2011 基于修正的 GASH模型模拟缙云山毛竹林降雨截留 林业科学 赵洋毅 王玉杰
342 2011 应对极端天气事件的挑战—对加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交流合作的思考 绿色科技 郑寒 郑寒
343 2011 景观生态学本科教学探讨 管理观察 郑寒 ——

主要论著
序号 时间 论著题目 出版社 作者 备注
1 2017 剑湖流域水环境保护及生态恢复 中国林业出版社 刘云根,王妍
2 2017 云南农村环境污染与特征分布 科学出版社 刘云根,王妍
3 2017 干旱遥感反演技术研究 中国林业出版社 张超,刘云根,王妍
4 2017 三峡库区植物篱生态效益分析与评价 中国林业出版社 黎建强
5 2017 生态学原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新华出版社 杨桂英,熊好琴,赵洋毅
6 2017 环境生态学实验指导 中国农业出版社 杨桂英,熊好琴
7 2016 普者黑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 中国林业出版社 刘云根
8 2016 干热河谷乡土树种清香木生长策略研究 中国林业出版社 王妍
9 2016 环境科学专业生态类课程实验实习指导 云南教育出版社 熊好琴
10 2015 澜沧江流域生态本底与生态系统功能考察报告 科学出版社 李小英
11 2015 武夷山土壤动物群落生态特征及功能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王邵军
12 2014 土壤侵蚀原理 科学出版社 陈奇伯
13 2014 水源涵养林结构对生态功能调控机制研究——以重庆缙云山地区为例 吉林大学出版社 赵洋毅
14 2013 中国粮食问题-中国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及战略储备 黄河出版传媒集团阳光出版社 胡兵辉
15 2012 土壤学实验指导教程 中国林业出版社 胡慧蓉、田昆
16 2012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实习实训 中国林业出版社 陈奇伯、王克勤等
17 2012 水土保持执法与监督 中国林业出版社 胡兵辉
18 2012 自然文化与权力 中国知识经济出版社 郑寒
19 2011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土壤学 科学出版社 胡慧蓉
20 2011 城乡协同生态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克勤、廖周瑜

专利
序号 名称 发明人 专利号 类型 授权日
1 一种厨余垃圾的一体化处理装置 邓志华 201620600898.0 实用新型 2016.6.20
2 一种用微波加热器加热锅炉烟气的装置 邓志华 201620597422.6 实用新型 2016.6.20
3 一种水质采样装置 杨桂英,何瀚 201521120725.0 实用新型 2016.06.22
4 一种土壤采样装置 杨桂英,何瀚 201521120726.5 实用新型 2016.06.22
5 土壤蒸渗装置 赵洋毅,段旭 201520239323.6 实用新型 2015.07.29
6 水平土柱土壤水分扩散率测定装置 赵洋毅,段旭 201520255625.2 实用新型 2015.11.18
7 一种土壤冲刷试验装置 黎建强 201320880734.4 实用新型 2014.06.04
8 一种定水头流量可控供水装置 黎建强 201320879696.0 实用新型 2014.06.11
9 生化膜自动曝气垂直潜流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 刘云根 刘云昆 田昆 李卫东 杨宇明 岳佳 刘慧芳 梁启斌 201020592920.4 实用新型 2011.8.24
10 微纳米气浮垂直潜流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 刘云根 刘云昆 田昆 李卫东 杨宇明 岳佳 刘慧芳 梁启斌 201020952468.1 实用新型 2011.6.22
11 自然曝气垂直潜流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 刘云根 刘云昆 田昆 李卫东 杨宇明 岳佳 刘慧芳 梁启斌 201020592643.7 实用新型 2011.7.27

XML 地图